2025年7月12日,新疆生物降解地膜产品创制与应用技术研讨会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科技援疆指挥部)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冯小明、唐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部分地(州、市)相关领导同志出席会议,西部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总指挥)高雷主持会议。
会上,西部中心副主任何文清研究员作了题为《新疆生物降解地膜应用现状、趋势与挑战》的专题报告,系统分析了该技术推广的必要性、技术可靠性、实际适用性及面临的主要机遇与挑战。随后,各方围绕研讨会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冯小明院士指出,有效治理地膜污染,必须首先摸清土壤中微塑料的存量基数,量化气候变化对降解速率的影响。未来研发核心在于突破降解时间精准调控技术,避免早期降解导致的农艺风险。唐勇院士结合基层调研指出,地膜污染是涉及材料科学、农艺学和环境工程的多学科问题,建立“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机制,进行全链条系统性攻关,才能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高雷指出,新疆棉花地膜残留导致的“白色污染”对长远的农业土壤生态安全存在隐患。针对未来工作的重点方向,高雷强调一是要整合科研力量与企业需求,共建“生物降解地膜工程中心”;二是要深入开展“农膜-农艺-农机”一体化研究,解决田间应用短板;三是要强化中亚国际合作,打造“一带一路”绿色农业技术输出典范。必须围绕棉花产业精准布局,通过强化科研平台建设、深化国际合作、推动品种输出与技术创新,实现“农业安全-作物安全-土壤安全”的高度融合,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发展大局。
期间,与会代表实地参观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昌吉综合试验基地的生物降解地膜田间试验,深入调研了残膜回收堆场,详细了解了生物降解地膜的应用效果及残膜回收处理现状等。
相关科研院所专家、自治区及地(州、市)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西部中心班子成员及相关科研团队人员参加了研讨会和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