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科学院朱玉贤院士、中国工程院陈学庚院士等专家组成的测产专家组,莅临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科技援疆指挥部)老龙河试验基地,对棉花超高产技术集成示范田进行实地测产。结果显示,百亩示范田平均籽棉亩产达到了750.3公斤,千亩示范田平均籽棉亩产达到了637.7公斤,刷新了棉花产量的新纪录。
朱玉贤院士高度评价了示范田中的核心品种“中棉113”。他指出,“中棉113”以其突出的早熟性,顺畅且集中的吐絮特性,显著提升了棉花的采收效率与整体品质,完美契合了北疆棉区对高产、优质棉花品种的迫切需求,为棉花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优良品种支撑。
陈学庚院士对“中棉113”所推行“一厂一品”模式给予了高度肯定。他表示,这一模式通过标准化、规模化的生产流程,有效确保了棉花品质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为后端企业提供了优质的原料保障,促进了棉花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合作与协同发展,显著增强了棉花产业链的韧性和稳定性。
西部中心聚焦棉花超高产技术的集成应用,联合昌吉农高区、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集聚国内智慧农业领域的专家与企业,共同启动了智慧棉田高产“百千万”示范工程。该工程以“双30A”早熟机采棉品种中棉113为核心,通过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与集成应用,将单个“专家高产田”变为群体“高产示范区”,实现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多元融合与协同发展,推动了棉花大面积单产的显著提升与成本的有效控制,为全疆高质量棉花产业基地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高雷在活动中表示,科技创新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西部中心将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新疆当前农业特别是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科技需求,持续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研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服务,切实了解生产需求,促进农业技术的有效落地与转化,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为建设农业强国注入科技新动能。
据悉,“中棉113”由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联合选育,生育期115天左右,具有早熟、优质、长势稳健、抗逆性强、吐絮畅、稳产高产、适宜机采等特点。自2022年以来,连续三年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主导品种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主要推介品种,近三年累计推广超800万亩,已成为推动我国西北内陆及中亚部分地区棉花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玉贤,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庚,新疆农业大学校长、教授蒋平安,新疆棉花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研究员李雪源,新疆农垦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余渝,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周治国,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王子胜,石河子大学教授张若宇、李鸿彬,甘肃生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冯克云,溢达集团新疆研究与开发中心首席科学家刘霞等专家参与测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