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要闻

要闻

喜报

发布时间: 2024-02-08 来源 :综合处 浏览量:
【字体:

1.png

红梅含苞傲雪,辰龙喜传佳讯。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科技援疆指挥部)向大家致以新年的祝福!2023年,在院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努力奋斗下,中心各项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在此谨向关心和支持西部中心发展的各级领导、朋友以及中心各位职工、家属一同分享我们的工作进展。

一、一批重大任务获得国家、自治区资助

2023年中心共获得自治区“两重”“两区”等科技计划资助20项。其中:张永山研究员主持的“高品质机采棉花新品种设计与培育项目”获得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资助;王建东研究员主持的“新疆戈壁生态农业绿色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获得自治区重点研发专项—厅厅联动资助;高雷研究员主持的“干旱荒漠绿洲智慧农业核心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王克如研究员主持的“高温干旱区玉米密植精准调控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项目”以及王新卫研究员主持的“帕米尔高原优质果品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获得自治区重点研发专项—厅地联动;马磊研究员主持的“棉花特征特性挖掘及表征技术研究项目”获得自治区重大专项资助;姚克恒研究员主持的“新疆葡萄酒产业全程机械化农机农艺融合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获得自治区揭榜挂帅项目资助;高启明研究员主持的“新疆苹果多抗、半矮化砧木利用及绿色发展技术模式研发与示范项目”与朱迎春研究员主持的“新疆西甜瓜高效育种体系构建及轻简化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获得自治区重点研发专项资助;王玉堂研究员主持的“功能型发酵乳制品全产业链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获得自治区“两区”科技发展计划—院士类资助。此外,王占彪、宋美珍、郭波莉、夏伊宁等专家还获得昌吉州“两区”科技发展计划项目资助。

二、条件平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国家农业生物安全科学中心西北中心建设获得昌吉州财政投资1.3亿元,目前已完成主体封顶;揭牌成立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西北分中心、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西北中心、棉花生物育种与综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新疆中心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中亚农业研究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挂牌运行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北管理分院;荣获自治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认定;自筹资金1000余万元改造布局实验室2000㎡,购置仪器设备180台(套);升级改造规划中国农业科学院昌吉综合试验基地,打造了全国最大的棉花抗黄萎病人工病圃,创新发展支撑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三、人才引育工作获得自治区高度肯定

持续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疆布局,二批组建院级创新团队5支、所级创新团队2支,49人次荣获国家、自治区、昌吉州人才项目资助。其中:杨作仁研究员荣获国家青年拔尖人才资助;胡冠菁研究员荣获自治区天山英才—创新团队资助;王占彪研究员荣获自治区天山英才—青年拔尖人才资助;何文清、罗术东研究员荣获自治区天池英才—领军人才资助;阎萍、张春晖、匡猛、朱荷琴、王大伟研究员荣获自治区天池英才—特聘专家资助;杨术鹏、李敏敏、李侠、张丹丹、张影全、马启峰、崔吉晓、潘占磊、黄聪、潘艳芳荣获自治区天池英才-青年博士人才资助;王占彪、何文清、范蓓研究员荣获昌吉州庭州英才—科技创新团队资助;高登涛、潘艳芳、薛军荣获昌吉州庭州英才—青年科技人才资助;赵君、张荣荣获昌吉州庭州英才—紧缺创新人才资助;冯鸿杰、郭波莉、王锡锋、匡猛、孙德玺、阎萍、于霁雯、张朝军、张永山、阴祖军荣获昌吉州庭州英才—特聘专家资助;崔吉晓、黄亚涛、宋茜、薛军、杨术鹏、张丹丹荣获昌吉州庭州英才—青年博士资助。

四、国际合作工作构建对外交流新格局

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交流,成功召开中国—中亚农业科技创新与合作国际研讨会,设置盐碱地治理、节水灌溉、病虫害防治、畜牧兽医、棉花生物育种与综合利用、特色林果、职业教育7个分论坛,组织专题报告82个,邀请2位院士、21位中亚国家科学家、400多位科研工作者参会,发布《昌吉宣言》;组织棉花、林果、畜牧等领域专家赴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俄罗斯开展实地调研与学术交流,分别与塔吉克斯坦农业科学院,塔吉克斯坦农业大学,乌兹别克斯坦蔬菜、瓜类作物与土豆研究所,乌兹别克斯坦棉花育种、制种与农业技术研究所,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农业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在共同推动生物安全、粮棉油、林果、畜牧等领域科技创新,共建国际农业科研平台和试验示范基地,联合申报国际合作项目、举办国际科技合作论坛、培养硕博士研究生等方面达成合作共识;执行重点研发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项目—“中乌高产优质棉花基因资源的鉴定和利用”和自治区上合组织伙伴及国际科技合作项目—“高产优质棉花种质资源鉴定和利用及配套栽培技术集成示范”;与棉花所、哈兽研等单位共同推动中国-乌兹别克斯坦棉花“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一带一路”国际棉花产业科技创新院、中国-哈萨克斯坦农业科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国际合作创新平台建设,布局建设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农业科技示范园和中国-塔吉克斯坦农业科技示范园,着力示范推广中国农业技术,并取得显著成效。

五、科研成果产出水平达到新高度

集成示范早熟优质棉花新品种“中棉113”、“宽早优”高效植棉模式、玉米密植精确调控技术、露地西瓜宜机化栽培技术等一批作物高产高效关键技术,其中:“中棉113”棉花新品种入选《2024年兵团棉花推荐品种目录》,在2023年推广面积达棉花种植面积10%左右;“宽早优植棉”技术荣获中国农业科学院杰出科技创新奖和第二届农业科技图书奖优秀奖,同时“‘宽早优’植棉亩产籽棉≥550kg技术规程”及“‘宽早优’棉田农用残膜回收技术规程”荣获昌吉州地方标准审定;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80篇,其中SCI论文62篇,TOP期刊18篇,王占彪研究员在Nature子刊《自然综述:地球与环境(Nature Reviews Earth & Environment)》发表的文章“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cotton and opportunities for improvement”影响因子达到42.1。

六、持续发力推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中心持续加强四位一体协同创新,不断推动政产学研深度融合。与新疆大学、昌吉州签署共建新疆大学智慧农学院,参与新疆农业大学植保和棉花学科建设,支持喀什大学建设现代农学院;与喀什人民政府签署共建“科技援疆南疆指挥部”,围绕喀什、克州启动“帕米尔高原农业高质量发展科技支撑行动”,与玛纳斯县、吉木萨尔县、精河县等县域探索科技创新支撑方案;承办新疆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大会,促成签署26个合作项目;与九圣禾种业共建生物育种实验室,与泰昆集团共建畜禽创新研究院;积极组织“田间课堂、田间学校”,召开技术成果现场会12次,承担自治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高级研修项目、面向昌吉州科技特派员、阿克陶县农技人员等开展技术培训,累计培训1.2万人次;引入武汉禾元生物落户昌吉农高区,协调在老龙河基地及周边种植水稻800余亩,积极筹备建立产业化基地;与昌吉州科技局统筹谋划昌吉州农业科技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密切配合昌吉州农业农村工作,支撑全州高标准农田建设、设施农业改造、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等重点工作;持续深化与昌吉农高区一体化发展,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获得昌吉农高区每年1000万稳定性经费支持,为昌吉农高区引进安徽丰原、多加科技等企业10余家,实现签约投资金额超20亿元。

2024年,中心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全力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国际合作和条件平台建设,力争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突破,进一步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示范引领作用,助力自治区“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全力支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新疆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