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为破解新疆畜牧业“大而不强”、畜产品供给不足、种源受限、养殖效率偏低、疫病防控体系薄弱等关键瓶颈,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科技援疆指挥部)隆重举行畜牧科技创新联合体成立大会。该联合体将整合优势资源,开展全链条集成创新与示范,为新疆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科技动能。会议由西部中心副主任侯绍华主持。
会上,侯绍华围绕畜牧科技创新联合体的工作方向及重点任务展开详细阐述。他指出,联合体将紧密围绕新疆畜牧业核心需求,系统部署科研攻关:聚焦畜牧方向,针对牛、羊、肉鸡等主要畜种及骆驼、牦牛等特色畜种,开展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本土新品种(系)选育、品种改良、高效健康智能化养殖技术研发与示范,并着力挖掘利用新疆地方饲料资源,构建低蛋白日粮等技术体系;强化兽医方向,重点针对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等重要人兽共患病、地方性疫病及跨境动物疫病,布局监测网络,研发防控技术与产品,推进疫病净化示范场建设,为产业生物安全筑牢防线;同时拓展牧草方向,致力于保障饲草料供给、改良盐碱地、促进草原生态恢复,支撑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在科研骨干交流发言环节,来自不同创新团队的科研人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分享了在特色畜种资源保护、养殖模式创新、疫病防控、草原生态修复等领域的研究进展与实践思路。线上嘉宾也通过云端互动,就产学研协同、技术成果转化、跨区域合作等议题建言献策,为联合体未来工作开展提供了宝贵参考。
会议最后,西部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总指挥)高雷作总结讲话。高雷首先对畜牧科技创新联合体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并向线上线下参会的各位专家表示衷心感谢。他强调,联合体的成立是落实国家科技援疆战略、服务新疆畜牧业转型升级和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举措,肩负着破解产业发展瓶颈、保障国家畜产品供给安全的重要使命。要坚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勇于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攻关;充分发挥联合体跨领域、跨机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创新合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依托联合体平台,加强本土科技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为新疆畜牧业长远发展奠定坚实人才基础;要真抓实干,将联合体打造成为支撑新疆乃至西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为兴疆固边和乡村振兴贡献科技力量。
未来,该联合体将重点围绕畜牧、兽医、牧草三大方向开展研究,在主要畜种品种改良、特色牧业发展、饲料资源开发、重大疫病防控、草原生态恢复等领域发力,推动新疆畜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贡献科技力量。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相关专家,西部中心班子成员及畜牧团队成员参加成立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