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特色林果产业提质增效创新团队启动会现场。人民网 杨睿摄
人民网昌吉2月15日电 (杨睿)“我们将围绕新疆特色果树种质资源发掘、创新与应用,服务产业发展,尽快让果农受益、增加收入。”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科技援疆指挥部)(以下简称“西部中心”)“西部特色林果产业提质增效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王力荣说。
14日,西部特色林果产业提质增效创新团队启动会在新疆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举行,这是西部中心首创的由战略科学家、农科院专家、本地专家共同组成的高水平科研团队,目前已有9支。团队主要瞄准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
新疆林果种植面积达2200万亩,是全国林果主产区。王力荣介绍,创新团队共21人,来自中国农科院、自治区农科院、新疆高校等多个单位。目前,团队已经在南疆建立3个果树示范基地,通过基地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引领产业发展,为新疆林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同时,新疆拥有丰富的果树种质资源,团队也将积极开展好种质资源的抢救性收集与整理。
西部特色林果产业提质增效创新团队启动会现场。李伦摄
日前,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吴孔明出席自治区党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大会时表示,中国农科院将协调全院资源,深化科技合作,全力以赴支持新疆农牧业加快发展。
西部中心成立5年多来,累计投入科研经费近5000万元。2022年6月,加挂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援疆指挥部的牌子,2022年度累计组织申报并获批主持国家、自治区、昌吉州等各类科研项目60余项(含人才计划)。
西部中心先后引入“宽早优”绿色高质高效植棉技术、引进高产稳产优质早熟棉花新品种“中棉113”、实施优质棉“良种+良法+良田”配套技术,助力新疆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集成盐碱地治理和可持续利用技术,完成盐碱地改良扶贫项目6万余亩,降低土壤盐分与提高作物出苗保苗率效果明显,支撑新疆盐碱地耕地质量提升。
此次启动的西部特色林果产业提质增效创新团队将围绕新疆特色果树种质资源发掘与整理、新疆特色核果类果树优异种质发掘与创新利用、新疆特色仁果类新品种选育与工厂化繁育关键技术研发、新疆戈壁特色果树高值果园关键栽培技术创新与应用等方面开展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等工作,助力新疆林果业提质增效。
“新疆的农业生产资源非常丰富,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非常重要,尤其是发展潜力巨大。本世纪初,中国农科院党组就敏锐地觉察到中国农业‘北上西移’的发展格局变化,经多年筹备于2017年在昌吉农业园区挂牌成立了西部农业研究中心。”原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旭说,“西部中心团队建设要高度重视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工作,重点支持绿洲节水与戈壁生态农业方向,优先布局主要粮油作物增产增效的科研团队,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应有贡献。”
“我们将按照科技援疆‘举院办大事’和‘融合协同化’要求,强化‘事在新疆、人在新疆、干在新疆’,围绕绿洲农业,开展农业科技跃升行动。”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主任、科技援疆指挥部总指挥高雷说,“聚焦新疆粮油、棉花、林果、畜牧四大产业集群,以粮棉油优质高产为主线,以林果提质增效、作物生物安全、戈壁生态农业、智能节水灌溉等共性关键技术为主体,分阶段、分步骤组建15支稳定在疆的科研团队,促进成果在疆落地转化,支撑新疆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