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
首届中国-中亚农业科技创新与
合作国际研讨会
圆满完成各项会议议程
胜利闭幕
这次会议,共吸引来自中国、中亚五国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108家科研单位、大学和企业的3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期间,专家学者们通过现场观摩、召开专业论坛、现场聆听报告、进行座谈等方式,围绕推动中国-中亚农业科技、政策、模式创新,推动产学研合作与成果转化以及农业科技创新领域的前沿问题进行深入交流探讨。
中国与中亚国家
共签署5项国际合作协议
就盐碱地治理、节水灌溉
棉花育种、病虫害防治、畜牧兽医等
相关农业科技领域
召开7场分论坛
现场共进行82个主题报告
就各国农业科学技术进行分享
参会中外代表纷纷表示,这次会议为中国-中亚国家农业科技交流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为双方开展农业领域深度合作、农业科技攻关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为7月18日中国-中亚农业科技创新与合作国际研讨会闭幕式现场。记者陶维明 摄
闭幕大会上,全体参会代表还共同发布《昌吉宣言》倡议,根据内容,中国-中亚国家今后将精诚合作,借助新疆与中亚国家毗邻的区位优势,推动中国与中亚国家农业科技合作交流常态化和便利化,成果共享,科技同行,实现双方农业全方位深入合作和高质量协同发展。
图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科技援疆指挥部)副主任何文清宣读《昌吉宣言》。记者司梦杨 摄
以下为《昌吉宣言》全文
↓↓↓
中国-中亚农业科技创新与合作国际研讨会《昌吉宣言》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昌吉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中亚农业科技创新与合作国际研讨会于2023年7月16—19日在新疆昌吉州举办。围绕“合作与发展:加强‘中国-中亚’农业科技创新与合作,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大会主题,来自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等6个国家农业科研机构、大学、企业的300多名专家学者交流学术思想,共商加强农业科技合作大计,形成了广泛共识。在此,我们倡议:
1.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应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合作,提高中国-中亚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高质量创新驱动能力。为落实首届中国-中亚峰会成果,我们应共同发挥各自优势与特点,深挖农业科技合作的潜力,推动在盐碱地治理开发、节水灌溉、病虫害防治、畜牧兽医、棉花、林果、农业职业教育等领域的创新合作,推动农业科技资源、土地资源、种质资源、人力资源的互补融合,提升重点合作领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2.人才是深化区域农业科技合作的主要推动力,应建立常态化人才交流与合作培养机制,切实加强中国-中亚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我们将创新人才交流与合作培养的机制,扩大合作广度、深度与力度,机制化举办中国-中亚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合作国际研讨会,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围绕棉花、林果、畜牧兽医、节水灌溉、植物保护等主题,联合建立国际化的创新团队,深度协作开展理论研究与技术攻关。进一步扩大双方留学生规模,开展研究生国际联合培养,建立常态化定期互访互联制度,扩大农业科技交流范围。
3.国际合作平台和项目是深化区域农业科技合作的重要抓手,应主动谋划国际合作平台与项目,进一步提高中国-中亚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交流质量与水平。我们将以中国农业科学院中亚农业研究中心建设为契机,共同推动国际联合实验室等合作平台建设,联合申报政府间国际合作计划,共同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适时推动共建中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搭建区域领先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构建协同创新网络,联合攻关、分享经验、传播智慧,提升农业科技合作的质量与水平。
4.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是提升区域农业发展水平的主要路径,应创新科研成果国际共享与交流机制,促进中国-中亚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高质量发展。我们将建立更加开放包容的合作体制,完善科研成果和技术的分享与转移转化机制,推动建立区域内农产品生产与质量标准体系。建立农业科技成果展示与示范基地,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技术合作,发挥企业创新与成果转化的主体作用,成立产学研联合体,推动区域农业技术创新与产业一体化,提高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