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科研进展

科研进展

西部作物生物安全团队通过对进化状态不明确的孤儿病毒基因组分析首次揭示了可侵染植物的黄病毒

发布时间: 2025-02-03 来源 :西部作物生物安全团队 浏览量:
【字体: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西部作物生物安全团队与宁波大学合作,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首次揭示了黄病毒科(Flaviviridae)的病毒可感染苜蓿并引发寄主的RNAi抗病毒防御反应。该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植物病毒的多样性、进化起源和病毒-寄主相互作用。研究成果以“An orphan viral genome with unclear evolutionary status sheds light on a distinct lineage of flavi-like viruses infecting plants”为题发表在国际著名病毒学期刊《病毒进化(Virus Evolution)》(JCR一区期刊,IF=5.5)上。

黄病毒科的病毒主要由节肢动物传播,可导致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种脊椎动物病害。一般认为该科病毒的寄主范围不包括植物,但2022年在苜蓿和蓟马中发现了一个可能属于黄病毒科的编码多聚蛋白孤儿病毒基因组,并命名为Snake River苜蓿病毒(SRAV)。随后,另一个研究小组发现该病毒在苜蓿中普遍存在,但认为是内生RNA病毒科(Endornavirida)的病毒。

在本研究中,我们对来自苜蓿的77个小RNA数据集进行了深入分析,表明SRAV是一种真正的能够触发植物RNAi抗病毒防御反应,并能成功侵染苜蓿的黄病毒科病毒,而不是内源RNA病毒科的成员。进一步分析表明,自然界可能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以植物作为寄主的黄病毒,而且具有不同的进化起源。此外,我们的研究首次提供了侵染植物的黄病毒可触发寄主RNAi抗病毒反应的证据。SRAV的广泛发生意味着它在苜蓿这种具有重大经济意义的作物中具有潜在生态意义。

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王锡锋研究员和宁波大学李俊敏研究员为该论文通讯作者,宁波大学徐钟天博士为该论文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academic.oup.com/ve/article/11/1/veaf001/7942097?login=true

image.png

SRAV在苜蓿上广泛发生并能触发寄主RNAi抗病毒反应